7月9日,在银川市金凤区满城北街街道彩虹湾社区蓝景苑小区门口,不少居民目送7只流浪狗“坐”上前往永宁的车。这几只被辖区外卖骑手小郭夫妇短暂收养的流浪狗,将被送往永宁农村的几家合作社做看护犬。
这背后,是一个平衡“爱心”与“安静”的两难故事。
半个月前,小郭夫妇在送外卖过程中,看到了这几只在路边饿得发抖的流浪狗,其中一只还瘸了腿,便好心将它们带回了住处。但“野”惯了的流浪狗并不适应室内环境,总在半夜此起彼伏地吠叫,给周边邻居带来极大困扰。仅7月,彩虹湾社区就接到3起投诉,邻里矛盾逐渐升级。
“第一次社区上门试图调解时,刚说明来意就吃了‘闭门羹’。”社区党委书记张玉杰自省道,当时只顾着让小郭夫妇考虑居民的合法权益,忽略了他们收养流浪狗背后的爱心。
随后,社区启动“吹哨”机制,联合金凤区综合执法中队第二次上门释法。综合执法队员带着《银川市养犬管理条例》耐心讲解法律法规,社区工作人员则带着诚意沟通:“理解你们的爱心,但小区禁养超数量大型犬,狗的腿伤和未来的去处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。”
回到社区后,张玉杰将社区工作人员聚在一块,一起商量如果小郭夫妇同意,应该将流浪狗送往何处?“永宁县几家合作社正需要看护犬,我可以帮忙联系。”社区工作人员高欣的一句话,为“两难”局面破了题。
第三场调解应运而生。社区搭建起“邻里议事亭”,邀请小郭夫妇和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解决此事。现场,不少居民看到小郭夫妇跑外卖之余悉心照料流浪狗的照片后,心里都有些唏嘘;而小郭夫妇听到居民“孩子明年高考,老人神经衰弱”的倾诉,也意识到自己的爱心的确给别人带来了困扰。高欣适时提出解决方案,小郭夫妇犹豫了一会后同意了这一建议。一场历时12天的调解,随着流浪狗的落脚而落下帷幕。(记者 郑芳芳)